
关于 Obsidian
一款支持 markdown 和双链引用的笔记、知识库管理软件。比印象笔记、OneNote 、更现代,更方便,更高效率。
为什么不用 notion?
- 服务形式太重
- 服务在国外,受限于网络,不稳定
- 内容在云上,有风险,迁移成本高
使用 Obsidian 管理信息
知识管理/信息管理,无非三个过程:
- 输入
- 分析
- 输出
原则:有一个固定的流程,并不断优化这个流程,这才是最重要的,流程中用到的工具都是可以替换的。
Obsidian 使用心得
1. 内容结构
尽量简单,注重内容而非形式。
- 标题三级以内
- 有序+无序列表
- 复杂内容多分段
- 长难句切成短句
2. 关于图片
考虑到 obsidian 图片语法不是 markdown 标准语法,如果后续迁移到其他 markdown 软件,成本太高,目前统一使用图床链接;
- 图片通过 typora+picgo 上传到图床,再将链接放到文档中;
- 图床用七牛云
3. 双链
双链主要有两个明显的作用:
将一篇内容的信息量成倍放大,在双链设置合理的情况下,可以真正吃透一篇文章;
通过双链,可以使文章与文章形成关联,既让文章联动,又让让名词对象的内容不断丰富;
双链的使用小技巧
为专用名词/通用名词建立双链
可以链接到具体段落
4. 文件夹结构
虽然说文件夹分类不好,但是最简单的文件夹结构还是要有。
- Crafts 用于存放、整理输入的信息,如读书笔记、文章笔记等
- Sources 存放聚合的标签信息,如城市、建筑、国家和归档等
- Output 放对外输出文件,或归类成册文件
- Res 放图片、音频等资源文件,以及模板文件
- Attachment 放附件文件
- Template 放模板文件
- video files 放视频文件
- audio files 放音频文件
- TimeCap 放日记、日志等时间相关私密性、时间性较强的文件
归根到底,文件夹形态应该是聚类成册的稳定内容。
文件以 markdown 形式储存在电脑上,命名最好用英文。
5. 标签
用标签在一定程度相当于由“具有共同特征”的文件聚合,通过标签可以方便的筛选出某一类内容。
标签的使用技巧:
- 文章开头就标记文章标签
- 标签定义遵循几个原则
- 简洁:字数能少就少
- 通用:采用专有名词、抽象词、尽量不自造
- 定期整理标签,避免数量膨胀
6. 关于库
库本身就是文件夹,那要不要针对不同领域建立不同的库呢?
如果仅自用,放到一个库即可,主要考虑这三点:
- 信息之间是有机的联系的,多个库会人为阻断这种联系;
- 所有内容全部呈现,附件资源可以重复利用,管理维护成本低
- 迁移成本低
如果是自用+多人共享,那还是至少区分自用库和共享库吧,避免信息混淆和泄露;
7. 内容同步
- obsidian 提供付费同步功能,太贵不考虑;
- 目前使用坚果云同步,办公 PC+家用 PC,移动端需求频次低。
8. 主题推荐
- 使用社区中的 Minimal
- 字体
- 编辑、预览与 UI 字体使用的是 SF Pro Text
其他笔记工具
obsidian 虽然有许多优点,但对于用惯了印象笔记等常规笔记的人来说,markdown 和 多端同步都是容易劝退的点。
其他笔记推荐,国产新式笔记软件,推荐
[了解更多关于 obsidian 使用技巧]